医疗健康

医生教你怎样正确使用止痛药 才不伤肝肾

健康/止痛药/每周两天/伤肝肾

人吃五谷杂粮,身体经常出现不适的状况,那么很多人就会自行吃药来改变状况,怎样正确使用止痛药?

发生感冒、头痛、牙痛、经痛、关节疼痛、肌肉酸痛时就吃止痛药,但造成洗肾、肝衰竭等状况,也屡见不鲜。如何正确吃止痛药才能不伤身呢?药师易丽珍强调,购买止痛药前应先咨询药师,建议一星期不可超过2天,最好多喝水加速代谢。

止痛药成分不同 副作用也不一样

健康医疗网发布:药师易丽珍指出,市面上的止痛药主要包括乙酰胺酚及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2大类止痛药的成分作用不同,副作用也不一样。举例来说,乙酰胺酚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退烧功能,但有肝肾脏疾病者,应小心使用;而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则具有消炎、镇痛、退烧等功效,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


止痛药不可天天用

一周不可超过2天 过量恐增身体负担

易丽珍药师说明,一般来说,服用止痛药以短期为主,只要疼痛缓解即可停止使用,最好一星期不要超过2天,一个月内不能超过8天,服用颗数应按照指示,不可擅自增加,以免过量造成身体负担。


配合多喝水

多喝水助毒素代谢 持续疼痛快就医

易丽珍药师强调,止痛药千万不可天天服用,必要时才可短期使用,使用期间建议多喝水,加速药物毒素排出体外;若疼痛症状持续没有缓解,最好尽快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2020-11-04 / by / in
火锅要忌口,这种饮料也须忌口,避免痛风会像影子一样跟着你

健康/糖/痛风

火锅在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受人们喜爱的食物,但是
火锅在冬天吃,一些食物是要忌口的,以免普林摄取过多而增加罹患痛风的机率。

殊不知会造成痛风的不只是高普林的肉类、菇类、大豆类食品,还有高糖份饮料。

早在2008年国外一个期刊就刊出一篇加拿大团队的研究,研究指出喝含糖饮料会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危险,而高尿酸就是导致痛风的原因。而根据《大纪元》,2016年一个日本研究团队就已发现果糖会使导致痛风的尿酸上升,即使体内没有普林,果糖仍透过新陈代谢变成尿酸。另外,暴饮暴食使血中尿酸起伏太大也会造成代谢问题,痛风容易发作。

据Knowing报道:台湾人爱喝的手摇饮料通常都以果糖调味,或是蔗糖,约由一半葡萄糖与一半果糖组成,这些饮料500cc、700cc喝下肚往往摄取过量的果糖。果糖的代谢会间接增加尿酸的产生。不只是饮料,高糖份的果汁如柳橙汁等等,也会增加罹患痛风的机率。

根据《TVBS》,某英国医学期刊研究发现每天喝两次含糖饮料,比起几乎不喝饮料的人,罹患痛风的风险会增加85%。而每天喝两杯果汁的人,其罹患痛风的机率是几乎不喝果汁者的两倍。


加糖

血液中的尿酸会至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液,而若代谢不及,血液中的尿酸容易在关节或肌腱的周围产生尿酸结晶,造成痛风,发作时十分痛苦。

除了增加痛风风险,《美国临床营养期刊》曾有一篇研究指出,糖份会使身体释放触发发炎反应的细胞激素。研究中分析了两个大型研究中超过30年的数据,显示出每天喝一瓶以上的汽水的女性,其罹患关节炎的风险比不喝汽水的人高出63%。


加糖

2020-11-04 / by / in
6种最健康的饮食搭配 餐桌上的黄金比例

健康/营养/搭配/合理膳食

人体均衡营养是达致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营养学界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那么就请营养专家来总结出以下健康搭配比供大家参考。

早中晚 3:4:3

俗话说,“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尽管每个人吃多少的总量可能有差异,但比例分配可参考3:4:3,即一般来说,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30%、40%、30%。

早餐吃够30%,是因为身体刚刚睡醒,食欲不高,消化能力处于“预热状态”,但要保证营养,以提供上午工作学习所需的能量。最好的早餐搭配是淀粉类食物、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果蔬、坚果都要有。午饭可以适量多吃一些,因为白天人们活动较多,能量消耗较大。晚餐少吃则是因为晚餐后人们活动相对较少,能量需求少,吃7分饱也有利于睡眠。


早餐

值得提醒的是,这是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而不是数量比例。如果早餐吃两个肉包子(2两左右),喝1碗红薯玉米粥(2两左右),上午吃1个苹果;午餐吃1碗八宝饭(3两左右),一荤菜一素菜;晚餐吃1个杂粮包或窝头,外加1碗小米粥、1份拌豆腐或黑木耳拌洋葱,就差不多能达到3:4:3的早中晚能量分配比。当然,这个比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不同的能量需求适当调整,如晚上要加班的人晚餐可适当多吃。

鱼肉蛋 1:1 :1

同是肉类,给人体带来的影响也有差异。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多吃鱼会让人的大脑容量更大,从而可以对认知障碍症等疾病起到更好的预防作用。另一项大型权威调查则显示,长期大量食用红肉,会增加因心脏病和癌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膳食中白肉含量多的人,死亡风险低。

按照营养学会的建议,每人每天应摄入12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其中,畜禽肉类40~75克、鱼虾类40~75克、蛋类40~50克。具体摄入量可灵活调整,大体比例可参考鱼肉蛋搭配比1:1:1,并注意长期遵循膳食宝塔的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

可能大部分家庭做不到每天都吃鱼肉,可以改成每周吃2~3次鱼,每次120~200克。平时,应尽量多吃白肉(如禽肉及鱼肉),少吃红肉(如猪、牛、羊肉等),牛羊肉可以每周吃一次,肉类尽量安排在早餐或中餐吃。


荤素搭配

此外,正常人每天最好吃一个鸡蛋。血脂异常或肥胖的人,建议每周吃2~4个鸡蛋。鸡蛋最健康的吃法是煮着吃,最好在早上或中午吃,这样可以避免晚上摄入过多胆固醇。

荤素 1:4

很多人只爱吃鸡鸭鱼肉等荤菜,虽然这些动物性脂肪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吃起来美味,但超量摄入会增加肝肾负担,导致尿酸升高、痛风、肥胖、心脑血管等疾病。而蔬菜、蘑菇等素菜,则能为人体补充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某些水溶性维生素,改变荤菜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过高的缺陷。

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12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因此,全天菜品的荤素比,大致可按照1:3或1:4来安排。比如,一顿饭做4道菜,可以做一个肉菜,一个豆腐和两个素菜。吃的时候,最好吃一口肉,再吃三口素菜。

主食粗细 1:3

食物多样化是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主食也应多样化,要吃各种各样的谷类、杂豆类食物。对于一个活动量不是很大的成年人来说,每天摄入250~400克主食就可以满足身体的需要。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多,应适当多吃些主食;年老、活动少的人需要能量少,可少吃些主食。《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主食要粗细搭配,每天应吃50~100/150克(1~3两,干重)粗粮。也就是说,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


杂粮 

粗粮含有较多膳食纤维素,对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老年人和小孩要适当控制粗粮的摄入量,尤其是消化道发育不全的婴幼儿,更要慎食粗粮。

需要提醒的是,薯类如红薯、土豆,可以适量代替部分粮食。举例来说,如果午饭吃了薯类,就要减少米饭或馒头的摄入量;晚餐吃了一块2两左右的红薯(或山药、芋头、土豆等),就可以不再吃主食了。

蔬果 2:1

众所周知,多吃蔬菜水果对我们的健康大有裨益。多项研究证实,多吃蔬菜、水果能预防癌症,有效降低早亡风险。

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水果,这也意味着两者2:1的比例较合适。蔬菜品种丰富,选择的总原则是,春秋多吃些芽叶茎类的蔬菜(如菠菜、韭黄、小青菜、菜心等),大致占蔬菜类的70%~80%;秋冬多吃些果实类、块茎类的蔬菜如萝卜、土豆、洋葱等,大致占蔬菜类的60%以上。最好每天都吃一些菌类蔬菜,一般要占当日蔬菜总量的10%~20%;绿叶菜应保持在每日蔬菜摄入量的50%以上。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最好选择当季当地的菜品;相对而言,深色蔬菜,比如深红色的辣椒、深绿色的菠菜比浅色蔬菜营养价值更高。水果的种类也最好每天吃够3~4种。

蒸煮、爆炒 2:1

凉拌、蒸、煮、烤、煎、炸,多种多样的烹调方式造就了丰富的中国美食。经过烹调,食材的营养价值会发生变化,不同的食材最好选择不同的烹调方式。总体上来说,蒸煮比爆炒的烹调方式更健康,一方面损失营养较少,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高温、多油等问题。建议蒸煮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则应尽量避免,如果吃的话,每周别超过3次,且最好在中午吃。


清蒸苦瓜

每顿饭最好做一个凉拌菜,因为凉拌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事实上,几乎每种蔬菜都可以凉拌,不能生吃的可以焯熟后再拌(如土豆丝),可将蔬菜切成薄片或丝,在开水过1分钟捞出,自然晾凉,再拌即可。

2020-11-03 / by / in
温馨提醒!葡萄要这样洗,否则就是毒药!

健康/生活/洗葡萄

常常听说葡萄在水果中有皇后之称,葡萄其色美,香甜多汁,营养价值极高,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水果之一。

平常家庭都会一次购买一些,放在家里慢慢吃,但你注意到了吗?葡萄要吃的时候才洗比较好,先洗了之后容易坏掉。洗了之后,即使放在冰箱冷藏,也只能放个两三天,存储过程先用纸包好(可以吸收一些渗出汁液),放在冰箱,却可以延长保存期限!但下次要吃时你又得清洗。

不想这么麻烦,又想延长储存时间,还想洗得干干净净的,怎么办?

正确方法:

1、洗葡萄的时候,用剪刀将蒂头与果实交接处,小心剪开,不要剪到皮(破皮容易污染到果肉),也不要留一小断梗在果实之外(留梗的葡萄,除了不易洗净以外,也容易刺伤其他的葡萄的果皮)。有腐烂的葡萄,先挑除不要。

2、千万不可以拔梗,会留下一个洞,果肉容易腐烂。

3、剪完的枝梗,可以看到与葡萄交接处平滑完整,如果用拔梗的方式,会将果实的纤维拉出,伤了葡萄。

4、葡萄上面白白的脏东西,参杂有蜘蛛丝,渗液,昆虫,不可食用,一定要洗干净才能食用(特别是做成果汁饮用的时候)。挤一些牙膏在手上,双手搓一搓,在轻轻搓洗葡萄。


葡萄

5、洗葡萄的过程一定要快(五分钟以内),免得葡萄吸水胀破,容易烂掉。倒掉脏水,用清水冲洗干净。清水冲洗至没有泡沫为止。

6、用筛子沥干葡萄与水。用一个平底锅的锅盖,扑上一条干净的毛巾。将沥干的葡萄倒入其中,一次大约一层葡萄的厚度,而且可以滚动。

7、双手握好平底盘,前后摇动,使葡萄均匀滚动,如此一来,残存的水分就可以吸干了。倒入干燥的碗盘中,放入冰箱,随时可食,可以保存2-3天。

8、如果你买回的葡萄就是想一次食用完的话,还有下面2种清洗方法可以供你使用~


葡萄 grape 

1、用盐:

把葡萄摘下后放在盆里加水,然后适当放一点盐,用手轻轻搓洗,最后用清水冲一下。盐有杀菌作用,还可以起到摩擦葡萄表面的作用。

2、用面粉:

在水中放上一些面粉,将葡萄浸泡几分钟,再用清水稍微冲洗下就可以啦,保证一个个的晶莹剔透~

2020-11-02 / by / in
鱼越大越有毒?知道鱼类正确食用方法,安心吃鱼吧!

健康/毒素/鱼

据调查鱼的种类极其丰富,淡水鱼就有1000多种,,海洋鱼约也多有2000多种,鱼的营养十分丰富而肉鲜味美。那么哪些鱼类食用更健康呢?

我们知道鲑鱼对于年长者的帮助,除了鲑鱼以外,其他鱼类又该怎么吃才对呢?尤其,年轻妈妈们常问,想要给孩子补充营养,但又很怕「吃大鱼」会有重金属累积的问题,实在很两难。今天告诉大家食用各种鱼类的注意事项,挑对鱼种并且小心控制食用量,还是可以两全其美,既获得营养又不伤害妈妈和孩子的健康!

非吃不可!高营养的鱼类

《华人健康》报道:人体无法自行合成omega-3脂肪酸,如:EPA和DHA,因此必须由饮食中获得才能满足人体需求。EPA和DHA有助于胎儿与幼童之脑部发育,且有助于降低异常发炎致病的风险,如:免疫力不足与过敏。鱼类除了可以提供omega-3脂肪酸,亦富含支持免疫系统运作与组织发育必需的优质蛋白质,是满足胎儿与幼童成长发育所需营养的优良选择!

这样的摄取份量,宝宝与孩子营养足

鱼类营养价值高,特别对于胎儿与幼童发育有极大帮助,因此台湾食药署建议孕妇、育龄妇女与六岁以下幼童每周皆要食用鱼类:


寿司

孕妇及育龄妇女:宜至少摄取约245-315公克的各种鱼类

1-3岁儿童:宜至少摄取约70公克的各种鱼类

4-6岁儿童:宜至少摄取约105公克的各种鱼类

*35公克约为成年人三只手指并拢之长宽与厚度

海洋污染!鱼类深受重金属甲基汞的危害

然而由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部分鱼类体内受重金属污染严重,特别是大型鱼类。甲基汞是目前鱼类体内可能存在的重金属,对于胎儿及幼童之神经发育可能造成危害,所以食用鱼类时须留心。


生鱼片

小心!这些高浓度甲基汞的鱼类要避免!

孕妇及育龄妇女:鲨鱼、旗鱼、鲔鱼及油鱼应避免,每周不超过70公克旗鱼、鲔鱼及油鱼,或每周不超过35公克鲨鱼

6岁以下儿童:鲨鱼、旗鱼、鲔鱼及油鱼应避免,每月不超过35公克

*鲔鱼罐头之食用限制,仅限于以长鳍鲔所制之白肉鲔鱼罐头。其他鲔鲣鱼类罐头之摄食建议,比照其他各种鱼类

鲑鱼、鲭鱼与秋刀鱼!高omega-3脂肪酸且低甲基汞的安心鱼类
鱼类是omega-3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但考量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因此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与香港政府食品安全中心皆有针对常见鱼类体中甲基汞含量进行追踪。综合相关资料之结果,鲑鱼、鲭鱼与秋刀鱼为omega-3脂肪酸含量高而重金属甲基汞含量低的安心鱼种。


鲭鱼

这样处理鱼类,食用更安心!

甲基汞与许多的环境污染物 (如:多氯联苯、戴奥辛) 皆属于脂溶性,进入人体内后相对较难排出体外。因此除了减少高含汞量的鱼摄取,如:鲨鱼、鲔鱼、旗鱼与油鱼之外,把握以下的选购或处理小技巧,就可以再降低脂溶性重金属污染或毒素的风险唷!

多种鱼类轮流选用

请向合格之食品业者购买,符合台湾《水产动物类卫生标准》安全检验核可之水产品

减少鱼皮、油脂与内脏之摄取

小助手Ella读完文章以后,觉得最简单却也最重要的一点是「多种鱼类轮流选用」!有些情况下我们很难控制食材的来源或是部位的选择,就会很担心这一口到底吃了什么毒素下肚。但其实只要平常轮替著吃各种鱼类,分散风险,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不用如此忧心忡忡了!希望大家读完文章后,都还是一样爱吃鱼喔!


2020-11-02 / by / in
少吃饭 胆固醇反升不降 这6种主食不吃真可惜

健康/胆固醇/主食

米被称为五谷之首,在日常生活米饭更是人们饮食中的主要部分之一,一种米与五种5米调配,基本可供全身所需营养。

但米饭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含量都较高的主食,它是身体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之一,可占全天热量的55%左右,减肥期间应适量食用。

许多人把米饭类的碳水化合物,直接与肥胖画上等号,为了减重,完全不吃米饭主食类的碳水化合物,视米饭为大敌,其实是错误的,反而减重难以成功,还可能造成营养不均。

「人要适当养生,还是要吃适当的的米饭主食!」《早安健康》引述基因营养功能医学专家刘博仁医师的分享,最近有一位患者不敢碰米饭主食,想要借此减重,结果胆固醇还是依旧上升,让他感到相当可惜。

面对碳水化合物,你也心存疑虑、避而远之吗?刘博仁医师就介绍了几样他眼中值得推荐的「主食类食物」,也分享了饮食上要注意的事情,其实这些碳水化合物都富含对身体很棒的营养价值与健康效果,完全不吃就太可惜了,赶快一起认识一下!


米饭

盘点6种日常主食,营养价值知多少

小米:

含维生素B1,不含麸质,对于肠胃不适的朋友可以小米加豆浆来当早餐或者是宵夜还不错。


小米

黑米:

富含花青素,适当地将黑米入主食,可以帮助抗氧化。


黑米

玉米:

含有玉米黄质,对眼睛的保护有帮助,不过现在的玉米基改相当多,因此有些人吃玉米会容易过敏,必须注意。


玉米

糯米:

虽然也有营养,但是它的淀粉型态很多人不容易消化,如果肠胃不是很好的人不宜多吃。


椰浆糯米饭

糙米:

非常推荐,如果刚开始吃糙米可以先与部分的白米混合,糙米对于通便非常有帮助。


糙米

燕麦:

对于降低胆固醇的吸收也是不错的,不过有人误会燕麦片是没有热量的,大错特错,燕麦片也是有它的热量,因此认为吃燕麦片不会发胖的观念也要纠正囉。


燕麦

小米、燕麦等全谷类食物,早已成为健康风潮,刘博仁医师颇为推荐。所谓「全谷」是指未精制的谷类,且保留着果皮(糠层、麸皮)、胚芽、及胚乳这三个最重要的部份,营养价值才完整,也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保健效果。

刘博仁医师分析,从营养价值来看,全谷类除了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B1、B2、B6、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钾、铁、镁、钙等营养素含量也很高。若从疾病的角度来看,摄取全谷类则有助于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以及大肠直肠癌等风险。


全谷

不过,他也补充,市面上许多称为五谷、十谷、多谷、珍谷、杂粮等字眼之食品,常使人误认为是全谷食品,其实不然;甚至也有产品标示为全谷或全麦,却根本名不符实。

有哪些族群不能吃全谷类呢?刘博仁医师提醒,胃溃疡患者不建议摄取这类高纤全谷类,「糖尿病患者若合并肾功能病变」者就不宜摄取,还有对特殊谷类蛋白质、也就是所谓的「麸质过敏」者,则最好避开。

「总而言之,大家每天还是要吃点主食,增加一些很好的纤维,但是精致的淀粉类就真的要少碰了!」刘博仁医师说,碳水化合物原本是三大营养素之一,但白面粉、白面条、白土司、甚至白米饭等精致碳水化合物,都属于高升糖指数的精致淀粉,吃多了不但容易发胖,也会造成身体发炎。

2020-11-02 / by / in
出生月份决定人得哪种疾病?研究:9月出生最健康

健康/出生/月份

据《TVBS》报道显示3万人的出生月份和27种慢性病的关联做统计,看出9月出生的人患各项慢性疾病的风险最低。

不同月份出生,除了星座会有所不同,想不到竟然还会影响健康?根据西班牙一项研究,统计12个月份出生的人,与罹患各项慢性病的关联性,由于各季节的外在环境差异,进而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发育,结果发现9月出生的人罹患各慢性疾病的风险最低,相对来说较为健康!

据《TVBS》报道:这项西班牙阿利坎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Alicante)所做的研究,是根据3万人的出生月份和27种慢性病的关联做统计。

结果指出,春天出生的人,因为母亲在冬季孕期营养摄取不够完全,加上接触的阳光少,维生素D也相对较少,间接影响婴儿健康;而冬季出生,食物过敏的危险大,日晒时间也短,导致人体缺乏维生素D。最后研究总结,9月出生的人患各项慢性疾病的风险最低。


出生与健康

另外还发现,2月出生的人较容易有骨关节炎、4月、9月及10出生的人较容易有骨质疏松、11月出生的人较容易有心脏问题。而其中7月出生女性罹患高血压的机率有27%、尿失禁机率更高达40%;6月出生的女性,偏头痛风险降低33%,更年期问题少35%。


出生与健康

而研究人员推测,「季节」差异是主因,在不同季节中,紫外线,维生素D形成、气温、季节性病毒、过敏因子等,都是影响胎儿以及新生儿时期的发育要素。

2020-11-01 / by / in
补肾养生粥!冬天养肾就是养命 (视频)

养肾就是养命/补肾养肾/冬天养肾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中医有“养生必先养肾的说法,也就是养肾即养命”的观点。

肾脏作为五脏之一,藏先天之精,为人体生命之源,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气,肾精足则肾气充,因此人就不容易衰老,并且身体强健。相反,若肾气不足,不仅早衰损寿,还会引发各种病症。那么,秋冬季节怎么养肾呢?人常说药补不如食补,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这款补肾养生粥,经常喝这款粥就能够起到养肾的作用。

食材:

黑豆 50克,黑米 100克,黑芝麻 50克,百合 10片,薏仁 150克,大米 100克,核桃 50克

做法:

将所有材料泡水4-6小时,加适量的水熬成粥。喝的时候可以添加适量的红糖。

功效:

固肾,黑发,强筋壮骨

*小贴士*

我们所给的量供大家参考,可以根据人数的多少酌情增减这个量。

2020-10-31 / by / in
日本自然疗法!名医天然排毒术 解决数十年的顽固便祕

健康/胡萝卜/白萝卜

便秘的人很多,但是原因不同,如饮食习惯不佳、水不足,缺乏运动等都会造成便秘。

通常便秘的发生率约在 2-30%,生活于安养院的老人则提高到50-70%;在美国,平均一年投入2.5亿美元在便秘治疗上。

久蹲马桶却无法顺畅排便好痛苦,不但小腹凸凸不好看、增加痔疮风险,甚至因为粪便滞留肠中、继续腐败而导致胀气,更可能让致癌物质「亚硝胺」、「次级胆汁酸」持续增加,提高肠癌风险。日本自然疗法专业医师推荐了一道能帮助整肠解便的「醃梅红白萝卜汤」,帮助整肠助排便,远离便祕之苦!

补充膳食纤维、酵素还能整肠杀菌的美味汤品:醃梅红白萝卜汤

《早安健康》报道:日本三浦诊所院长、自然疗法专业医师三浦直树,推荐的食谱是「醃梅红白萝卜汤」。白萝卜和红萝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帮助排便,多种维生素、酵素则能帮助提高代谢、促进体内老废物质排出。

日本顺天堂大学医学部教授、名医小林弘幸也表示,粪便不易排泄、在肠道内滞留,使腐败菌增加,导致肠内环境恶化,而白萝卜含有非常丰富的各种消化酵素,能帮助改善肠内环境。

日本减肥名医工藤孝文也表示,红萝卜中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帮助增加肠道益菌、使粪便变得更加柔软、容易排出,是防便秘的好食材。


胡萝卜

三浦直树强调,除了红白萝卜以外,加入一起煮的醃梅也有消除疲劳、通便等效果,三者煮成汤品食用,可望有效改善便祕。

日本管理营养士荒牧麻子也指出,醃梅能活化肠胃蠕动,同时醃梅富含的柠檬酸还有杀菌效果,能帮助改善便祕、促进肠道健康。

一道汤品,数十年的顽固便祕「顺了!」

曾有一名便秘患者42岁女士,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有顽固便秘的问题,大约3~4天才会排便一次,而透过吃这道汤品,不但排便频率提高,甚至还顺畅地排出长达30cm的粪便。而且持续喝,不但便秘问题好转了,肌肤也变得更有光泽,体重更是少了5kg。

醃红白萝卜汤制作超简单日本长寿料理研究家中美惠也介绍了简单的醃梅红白萝卜汤做法:


红白萝卜

材料(2人份):

红萝卜、白萝卜泥各2大匙。

海苔半片。

无添加物醃梅半颗。

水1杯。

酱油2~3滴。

做法:

锅中放入两种萝卜泥,加水后以弱煮,再将醃梅、海苔撕碎后加入汤中煮2~3分,最后加入酱油即可。


红白萝卜汤

2020-10-31 / by / in
它不仅可以抗老化,还预防癌症,痴呆等慢性疾病(组图)

健康/抗癌/抗衰老/抗氧化/预防失智/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白内障

维生素C 又称维他命C,是人类的必需营养素,人体中如果缺少维生素C,就会导致抵抗力下降,影响新陈代谢等。

在众多人体抗老化理论之中,最被广为认同的就是「自由基」理论,而补充足够的抗氧化剂,消灭体内过多的自由基,降低氧化压力,可说是抗老化最直接、简易的方法。而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抗氧化剂莫过于维生素C。偏偏不幸的是,人类是无法自行制造维生素C的,所以必须靠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来补充。

维生素C可以预防4种慢性疾病

而除了抗氧化、对抗自由基之外,维生素C还有预防4种慢性疾病的功能,主要就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避免这些慢性疾病的生成与发展。

一、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已被公认为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而经过分析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横断面的研究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的水平是与血压成反比关系。而一项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每天摄取500mg维生素C补充剂的人,其收缩压在短期内降低了3.8mmHg。其中本身患有高血压的受测者收缩压甚至降低了5mmHg。


高血压已被公认为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一般而言,男性和女性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大约分别为每升血液23-70微摩尔和33-82微摩尔。欧洲营养与癌症调查中心(EPIC)进行了一项历时近13年的研究,结果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每超出前面所说男性与女性平均值范围20微摩尔/公升,发生心脏衰竭的风险就会降低9%。

二、失智症:

根据临床观察性研究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的水平与大脑的认知功能障碍有密切的关系,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病人通常血液中维生素C水平较低,而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可以降低患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根据一项测试32名可能患有阿兹海默症者血液以及脑脊髓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小型研究结果显示,发现较高的脑脊髓液与血液维生素C比例(脑脊髓液维生素C:血液维生素C)可以延缓大脑认知功能衰退的速度。

三、白内障:

根据研究发现,眼球水晶体中缺乏维生素C,会加重白内障的病情,如果提高膳食及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可以帮助降低白内障形成的风险。如果长期数年维持每日摄取300mg以上的维生素C,就可以达到预防白内障的作用。

长期数年维持每日摄取300mg以上的维生素C,就可以达到预防白内障的作用。

四、癌症:

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化学家鲍林(Linus Pauling)晚年极力宣传「维生素C治百病」的理念,他所谓的百病,也包括癌症,虽然他的论点也曾被其他科学家挑战质疑,但也有许多研究是呼应了他的理论。

例如一项临床研究针对两组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停经前女士的膳食维生素C摄取量进行对比,这两组的每日平均摄取量分别为205mg和70mg,结果发现每日摄取205mg维生素C的一组,罹患乳腺癌的机率比另一组降低了63%。

透过实验证明,维生素C确实可以阻止胃中一种致癌物质N-亚硝基二甲胺的形成,从而降低胃癌风险。同时,欧洲营养与癌症前瞻性调查所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血液中维生素C的水平和胃癌的发生率成反比。

而美国爱华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证明,定期向脑癌和肺癌患者注入比口服药物高100到500倍浓度的维生素C,对癌细胞具有攻击能力,会使过氧化氢酶活性低的癌细胞死亡,达到抗癌症的效果。

如何摄取适量的维生素C?

既然维生素C具有预防5种慢性病的效果,而且人体又无法自己制造,所以一定要每天自食物或补充剂中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成人每日建议摄取量为100毫克,孕妇约为每日摄取120毫克,哺乳的妈妈为每日摄取140毫克,其实只要吃半颗芭乐或者一颗奇异果就可以达到建议量了,食用补充剂只不得已才要采取的手段。

维生素C

2020-10-30 / by /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