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醫40年林德峰
Posted on 2019-06-03 / 4285

中醫能治肝腸癌症糖尿病?全科專家:一病必有一藥治之

以藥剋病的神奇醫案專訪荃灣中醫林德峰醫師

用中藥短時間讓癌症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危重病人免換肝

【大紀元2019年05月27日訊】現代主流醫學發展日新月異。但無論藥物、疫苗、外科手術到三維設備等如何先進精良,還是面對很大的瓶頸。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失眠、抑鬱症等諸多無法根治疾病,越來越多人在束手無策之際轉求中醫,往往喜得絕處逢生。註冊中醫師林德峰醫師,深信傳統中醫積澱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底蘊與結晶,必具備天賦使命,只要肯於鑽研和懷一顆「父母心」的醫者,定可從中發掘無窮智慧,更快、更徹底地治好病人,是為「大醫精誠」。本報邀得他將多年來的醫案和心得與讀者分享,既打破思維框框,又讓我們提供了探索中醫之神奇。

胃潰瘍併發冠心 中醫救回一命

一天傍晚,林德峰醫師接到一位心焦如焚的黃姓病人家屬來電,說身在荃灣公立醫院的八十多歲奶奶冠心病病危,主診醫生已叫病屬簽紙放棄治療,囑家人要有心理準備,病人一個多小時後心臟將會停頓;家屬將最後希望寄託在林醫師身上,試試會否有奇蹟。林醫師坐的士趕至,老人家心電圖顯示已極微弱,但醫師發現脈象不是死脈,心還是有力。診斷出病人胃潰瘍出血未止,急速失血造成心力越來越弱,當機立斷要先處理胃出血,再醫心臟,雙管齊下。「兩個醫療體系不同,(西醫)認為心臟一停就返魂乏術,須先救心;但從中醫角度則判斷救命靠用藥,藥必須透過胃吸收,治則相反。必須先醫胃後醫心。」先用調胃、消炎、降酸、止血藥使能止嘔汲收,用藥方法以先和胃後通心竅之藥。修補胃壁,再施冠心藥以恢復心臟功能,短短一小時內已用兩劑藥,令病者不嘔吐之同時心臟起搏也有好轉。安排家屬通宵照看,每兩小時交替餵服胃藥和心臟藥。至翌晨西醫巡房,見病人雙目有神,多日未進食的老人竟喊「餓」了,醫生大吃一驚,稱之奇蹟來;家屬感激之情自不在話下。

肝衰竭只能換肝?少女服藥17天肝免移植

另一垂危個案的病人,是一位僅17歲的陳姓四川少女,2011年11月在深圳X醫院已留院三日,肝酵素據檢查達3,090(正常應為400以下),黃疸300餘(正常190以下),皮膚已發黃,食則嘔吐,故三天無法進食,只能飲水,院方建議送廣州某院換肝,但一個離鄉打工者如何承擔百萬醫療費?情急經朋友介紹找到林醫師,把脈後決定處方和胃、解毒、疏肝和針對黃疸之藥。用中藥半天(三劑),病人已止嘔吐能進食,起床玩電子遊戲機,西醫訝異病人轉變之大,檢查下發現,黃疸急下降100,肝酵素下降1,300。再服一天中藥,肝酵素再降1,000,黃疸再下100,兩天下來肝酵素共降了2,300,回落至一般肝炎病人的水平;而黃疸亦餘下100(正常)。該少女前後只服用了17日中藥,免去換肝的風險和終身服食西藥之苦及引起的後遺症。如今十年過去,母親年年發短信向醫生問好,未聞復發。

林醫師表示,中醫治危急病人,全賴臨床經驗結合用藥。古人有個形容詞叫「劍膽琴心」——要具備當機立斷的膽色,但處理病情則要心思縝密,「小心到猶如彈琴一樣,彈錯一根弦就會走音。」

一病必有一藥治 助癌患者生活復常

「造物者賦予萬物『相生相剋』、『物極必反』之法——一病必有一藥治之;人菌共處,體強則不病,是宇宙不滅的定理。」林德峰醫師認為,中醫中藥可以漸進地讓病人身體回復無病的狀態。

在大多數人心裏「癌症是一種絕症」。林醫師表示,其實一些臨床經驗較深的中醫,都有積累治療癌症的經驗和心得。他分析:從中醫角度,治疽(癌)以提升血與氣為關鍵,其實即是提升人體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包含了甚麼?氣、血還有殺菌的白血球。中藥有很多甚至是抗抑癌細胞非常有效的藥物,一旦掌握,用藥後是不存在癌細胞偏高的。基本上有辦法透過服藥,讓癌細胞降低的。」

溫姑娘患鼻咽癌,經過多次化療無果,期間適逄感冒喉嚨失聲、納差便秘、憂心失眠、脫髮,氣弱舉步艱難,已無希望而自停化療。由丈夫、親妹摻扶找林醫師。醫師以中藥治療三個月後,病人情況好轉恢復上班,但仍保持復診。如今三年過去,病人已經復常,體重也回到病前水平。

末期肺癌病人王姑娘,她其中一肺上端已切除四分一,化療半年後癌細胞仍擴散,續化療半年,再檢查發現肺下端亦現病腠,不得不又切除下端之四分一,再化療半年,年半時間過去,可惜不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還再發現已擴散至另一邊肺,病人於是決定不再手術。彷徨之下經女兒勸告找到林醫師。當時病人日夜咳嗽難停,無法入睡,食不下排不出。醫師第一周用藥助其排便,改善咳嗽、睡眠;第二周繼續助其排便、咳嗽、睡眠,同時提升其胃納;之後才針對肺患施以強肺、清肺熱、化瘀散結的藥,在固本之基礎上,逐步清除體內癌細胞。接受一月治療,病者咳嗽已明顯改善,經三、四個月治療後咳嗽已甚少,氣魄逐漸恢復,主動詢問醫師希望上班。如今一年半過去,檢查肺中餘下0.9mm一粒,是不願手術之舊病腠,她堅持用中藥調理,體質改善容光煥發,生活一切如常。

四大原則用藥 以最快方式治好病人

林德峰醫師行醫多年來不斷鑽研更快、更徹底治好病人的方法。中醫關鍵靠把脈,循「陰陽、表裡、寒熱、虛實」這八綱辨證,了解病人整體體質。用藥則可歸納四大階段目標:(一)先改善睡眠,幫助造血,提升免疫系統;(二)改善排便,則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因人的腸與胃相連,「河道」淤塞了,人體吸收差之餘,代謝慢則積病,因此要用中藥助其腸道排出毒素;(三)再改善胃納,讓人體能吸收食物和藥物;(四)最後才是整體治好疾病本身。

中醫用藥開方,沒有千篇一律的共識方案;運用之妙,主要靠醫師積累的臨床經驗,不拘一格。林醫師說,人一天要吃三四餐飯,不食會餓,證明腸胃有充分的吸收能力。因此醫師會根據患者之主症、次症、兼症等給予一天開四劑藥,每劑針對患者不同的病,「讓病人短時間內多方面的吸收,有多方面的變化。過去那麼多年來的經驗,發現確實能加快療效。」

林醫師診所特設製藥室,自行監製濃縮藥。礦物類藥材需較長時間提取,有毒性的藥則需透過混合與揮發去除其毒性,分別熬製後再與其它藥液混合、烘焙陰乾;每濃縮一藥需時以幾日計,一劑藥背後的辛苦工夫,只希望藥效上可大大提升,同時為病人減輕時間、金錢的負擔。

洗腎、糖尿病人喜免「一世食藥」

一些被主流醫療系統斷定的長期病,中醫也可為病人解決「一世食藥」、「終生洗腎」之苦。

慈雲山楊太從懷孕時起便出現妊娠糖尿,在一次義診中認識林醫師,諮詢已患了27年的糖尿病是否有救。醫師用藥後讓血糖水平三個月維持6至7點之間,經8個多月的戒口服藥後康復,到日常取藥的醫院復檢時,發現她血糖完全正常,護士不相信結果,醫生讓再檢查一遍,結果都是同樣,惟叫她不需要再復診,病者除了開心,亦對林醫師非常感恩。

林醫師表示,消渴症(糖尿)病人通常脾、腎、肝臟相對較弱,容易吃了某些食物而消化不良吸收變異。但治癒後仍需不同程度的戒口,病人要戒口的食物每三個月可減少三分一,約一年後已可適量吃回原不能吃的所有食物。

盧先生愛吃肉不吃蔬菜,後來答應戒口,林醫師才替他治糖尿病,過程中非常配合飲食均衡,約6個月治好糖尿。另一位陳姑娘已服三個月血壓丸,不想一輩子依賴西藥,找到林醫師。她本身睡眠不佳,有三高問題,醫治約三個月血壓逐漸正常。林醫師觀察她面部皮膚粗糙,屬陰虛火旺引致,知道其睡眠欠佳,需潤燥養陰,清熱解毒。約經其半年的治療皮膚一路變靚,再堅持戒口,終能徹底康復。

腎衰竭病人邱姑娘65歲,住粉嶺,已至接受洗腎關頭,2014年5月獲介紹找到林醫師,為她健腎、祛濕、補氣、養陰、加強胃納吸收,使腎臟不會有太多酸性(蛋白流失),漸漸氣魄提升,病人最終治療半年已復原,不需再洗腎。

其它經典案例:

冠心病 嚴重氣喘 塞三血管重新打通

葉先生40多歲,三條血管都塞住,嚴重到搭橋手術都不能做,找到林醫師。經過服藥6個月情況已明顯改善,在公司做免費體檢,CT顯示心血管暢通擴張,情況令人滿意,醫師建議再服中藥強心、清脂、補氣、養陰半年。病人最終脫離危險,亦不需「通波仔」。
另一位鍾先生被醫院診斷出肺氣腫,但有喘而無痰無咳。醫師把脈發現問題非來自肺,而是心臟,診斷是冠心病引起供血不足,建議做CT檢查。家人初時不信,但一照竟發現3條血管皆塞,最嚴重一條85%塞,另外兩條也有65%塞。所幸經過一年診治,病人已經康復,並介紹其坐骨神經已痛8年的胞弟找林醫師就診,服藥和敷藥一禮拜便不用再來了。

服用中藥治療前後CT對比。(受訪者提供)

骨科痛症 補好三臟腑 治好雙膝退化免換菠蘿蓋

王女士膝關節退化嚴重,原先兩隻腳準備接受手術換菠蘿蓋,病者女兒亦已為母親聯繫骨醫約好手術時間,後經歐姓朋友介紹,找到林醫師治病,並堅持服藥、敷藥,5個月後退化症痊癒,並且可以參加旅行;兩年後覆診四周,至今兩、三年過去未需再求醫。
林醫師解釋:人體健康一要胃納與脾吸收;二要新陳代謝排泄正常;三要好睡眠能造血。中藥之中有很多藥物能夠真正生精益髓(補鈣),不過凡是腰、膝的退化症,中醫來講都是取決於三個臟腑:(一)腎主骨,腎弱者骨脆而易退化,用藥要重補腎、通經絡;(二)同時要在肝藏血方面下功夫;(三)針對脾胃問題。有胃炎者難直接吸收鐵與鈣質,所以要先處理好胃炎,人體才能吸收這些養份。同時必須改善睡質,增加藏血量,改善身體骨質密度並自行生精造髓(膠原)。患處有髓製膠成墊,便逐漸不痛,就不用換菠蘿蓋(半月板)了。

皮膚科  27年濕疹康復 中藥解毒恢復潔白皮膚

男性葉姓病人自幼患濕疹,屬公立醫院皮膚科常客,醫院每有新藥就免費提供給他嘗試,但27年來沒有康復且日益惡化,猶如「沙皮狗」。陳姓朋友介紹找到林醫師,服藥一周後濕疹皮膚一塊塊如麵包皮般脫落,母親見兒子整個人煥然一新,不顧家境困難,「多辛苦都要讓兒子看病。」林醫師心中難過,一直以最低收費甚至補貼的方式醫治這位年輕人,經醫師悉心治理和患者堅持不懈的戒口,花一年治好。為人謙厚的小伙子如今對外表重拾自信,找到女朋友了。
林醫師介紹,接受過專科治療的病人,但凡用過3個月以上某類皮膚藥物,毒性會潛藏體內血液,要透過中藥持續解毒:第一以滋陰涼血補氣增強免疫系統;第二要排便以健全身體新陳代謝,排出沉積之頑固毒素;第三則是針對性的潤膚和解毒,戒高蛋白質食物堵截皮膚細菌之營養供給,促進康復。皮膚光滑後的頭3年,須每隔數月鞏固治療2-4周不等,最終可達至完全康復。其原因是:某些現代治療手段的藥物毒性強,一般病人用過都會皮膚發黑,終究不退。而中醫治療濕疹的特點是透過清出體內積存毒素,讓皮膚恢復其原色。

林德峰醫師小傳

註冊全科中醫師林德峰在荃灣執業多年,診治範圍涵蓋五官科、五臟科、婦科、兒科、傷科痛症、皮膚科,臨床經驗豐富。尤其在治療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腎衰竭、前列腺病、情志病、濕疹牛皮癬、哮喘鼻敏感、靜脈曲張等方面獨樹一幟,療效顯著。

就像武俠小說的主角,懷大志的少年在機緣巧合下遇恩師傳授點撥,終靠努力練成絕世武功。林醫師青少年時代來港在藥材鋪跟林洪叔公學醫。叔公每每引導他,根據病人不同體質,一條藥方所用的藥和劑量都要有所增減,「有針對性地治病,這對我啟發非常大。叔公開方不是整條方順著寫下來,而是跳來跳去,好像考試一樣,問我這條是甚麼方,有哪些變化⋯⋯作為初行醫者,在他這樣的帶引之下,覺得很有意思,很有深度,深感學到何時才是盡頭?」林醫師說。

其後,林醫師在香港九龍中醫學院跟隨香港著名老中醫師江一葦老師、吳奕本老師、盧明老師、莊兆祥老師、蘇二天老師等學習,他們都是香港中醫界臨床經驗豐富的名老中醫,現在都已辭世。愛探究鑽研的他,在藥材鋪面對病人遇到的病症都會向老師發問,老師也樂意傳授,這些寶貴的經驗,為他日後行醫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醫中藥是一門傳統醫學,博大精深,是龍的傳人以人體做實驗,積累了五千多年臨床經驗的寶貴遺產,歷史上出現的很多醫學家,如神農氏的嘗百藥、華佗的麻醉外科術、扁鵲的診斷與經方應用、李時珍的精闢藥理研究⋯⋯還有很多驚世發明,如屠呦呦『青蒿治瘧疾(登革熱)』等,藥典早就有載,如今被現代醫學驚為神奇,獲諾貝爾醫學獎予以肯定。」

79年入行的他,深感傳統中醫幾千年的積澱,累積下來的典籍一輩子都讀不完;往往遇到的每一個病人的病情和體質亦各異,但懷著「醫者父母心」用心鑽研,憑大量臨床經驗舉一反三,臨症變通,往往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些被視為無藥可治的先天性疾病,是不是真的無得醫?都不斷有新的看法和發現,也是他將來希望探討突破的課題。

林醫師說:「作為一個學者也好,作為一個醫者也好,應該讓自己的胸襟擴闊一點,接納更多事物,看甚麼地方再值得自己去改善或進步。作為醫者,都是希望醫好更多病人,讓自己的研究幫助醫療系統,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發揚傳統醫學。」#

林德峰中醫診所
地址:香港新界荃灣鱟地坊66號2樓B(戴麟趾夫人診所後面)
電話:2439 9629

Features
happy1
Reviews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why not be the first?
Leave a review
服务: 价格: 环境:

发表评论